什么是蛲虫感染?
蛲虫感染是指大肠及肛门区被一种白色、细小、形同“蠕虫”的寄生虫感染的病症。这种寄生虫的学名为蠕形住肠线虫,一般称为蛲虫。蛲虫被认为是一种寄生蠕虫,靠从寄主处吸收营养来获取能量。蛲虫是澳大利亚最常见的寄生蠕虫感染类型。
哪些人较易感染蠕虫?
蛲虫感染较易发生在养有宠物或有孩子的家庭。学龄儿童中蠕虫感染率最高。其次是幼儿园儿童。育幼院等公共机构经常是蠕虫感染的高危地点。
蛲虫的形态如何?
蛲虫色白,无需借助放大镜、肉眼即可看到。长度约为一枚订书钉(雌性蛲虫约长10毫米)长度,雄性蛲虫为此一半长短。雌虫产卵,肉眼不可见。
雌雄蛲虫寄居分布在人体直肠内,通过粪口途径传播。
蛲虫传播
当宿主睡眠时,雌性蛲虫通过肛门离开肠道,在肛门周围的皮肤处产卵。这使得肛周刺激发痒。患儿用手搔痒时,虫卵污染手指或藏匿于指甲,继而传播给他人。虫卵在小肠内孵出幼虫,幼虫行至大肠,发育为成虫并交配。雌虫移至肛部产卵,虫卵数量约为一万至一万五千个。散落在衣物、床铺和其它物件上的蛲虫最多可存活两周。若父母和儿童未能勤于洗手,可能会误食虫卵,造成感染。
如何诊断蛲虫?
家庭医生可通过简单测试诊断蛲虫。用塑料透明胶带(cellotape)粘拭肛区皮肤。此举通常能够粘起虫卵,甚至可粘起蠕虫,以在显微镜下检验。这项测试有时被称为“胶带测试”。宿主应在早晨苏醒时进行该测试(因为沐浴或排便可能会消除大部分虫卵)。该测试需要几次取样以作诊断结论。
如何治疗蛲虫
治疗措施较为简单,通常一片甲苯咪唑(Vermox)即可。有时需要一周后再次服用。若感染继续存在,三周后应再重服一次。有些临床医生推荐一个疗程,每三周一服,共三服。这样患者共接受九周的有效药物治疗。